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双创”在孵化企业、带动就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提“双创”。他表示,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6日召开的记者会上给出了2016年“双创”的“成绩单”: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最活跃的分享经济、网络经济都和“双创”密切相关。“双创”还提升了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8%、10.5%,比整个规上工业的增长率6%高出4个多百分点。 同一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发布会上提到了一个与“双创”有关的词:城归。他说,原来农民不愿意上山种地,纷纷到外面的城市去打工。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去后,这些年轻人在城市里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转而又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促进了大批“城归”的出现。这些年轻人正是创新创业的探索者,在自己的家乡创建了一批符合当地市场新需求的小微企业,不仅带动了就业,而且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 厉以宁进一步表示,现在的创新已经不再是10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生产要素的重组了,而是信息的重新组合。现在中关村有很多咖啡店,年轻人在里面一边喝咖啡一边谈创意。如果有创意被投资者看中,效益自然就有了。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两者之间适度地把握要靠每个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