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自贸试验区改革迈入“深水区”
日期:2017/3/7  点击:3589次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提及自贸试验区。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的时间临近,自贸试验区改革将会有怎样的新走势?

受访全国人大代表认为,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的不断加深,“1+3+7”自贸试验区格局的加快形成,尤其是成熟经验的全面推广,中国在吸收外资等方面的竞争力将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仍然需要突破不少制度瓶颈,特别需要敢闯敢试的精神。

成果重在复制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党组成员、厦门航空公司董事长车尚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试验区是一项重大改革,福建被列为第二批自贸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和制度改革,明显感受到投资魅力的增强。从李克强总理的表态来看,中央对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要求还将进一步提高,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也在迈入“深水区”。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福建、天津、广东四大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近14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额达8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3%。这意味着,四大自贸试验区以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撬动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试验区是综合性改革,将持久释放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其中,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三年探索,在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受访人大代表普遍认为,目前,自贸试验区在小小的区域里就对改革和吸引投资释放了强大的驱动力,如果成熟经验加快复制推广至全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改革高地,中国在全球投资等方面的竞争力将不可同日而语。

改革需要协同推进

据内部人士透露,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总体试验方案正在履行相关程序,条件一旦成熟,有望在3月份挂牌成立,而且试验成果还将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批全面复制推广。届时,中国大地将形成“1+3+7”试验区连点成线并且向面发展的格局。在新的时期,应当如何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

“我认为关键是需要协同发展。”车尚轮表示,从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情况来看,存在不同法律法规和政策之间、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等不协同的现象,制度上的“断头路”和“交叉路”太多,使得有些改革举措最终无法落地。

许罗德直言,对照国际高标准,中国的自贸试验区仍然存在不少差距:一是负面清单不够短,贸易便利化潜力未充分挖掘,风险防控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不同部门和区域之间的制度、信息协同和联动度不够,事中事后监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协同不仅体现在不同法律规章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深入发展,协同还体现在不同自贸试验区之间,自贸试验区内和区外之间。

业内人士指出,比协同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制度,鼓励自贸试验区人敢闯敢试,要发挥实干精神,向国际高标准看齐,逐步提高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协同度。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