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以变应变 危中求机
日期:2017/4/6  点击:4069次

面对扑面而来的消费新潮流、零售新技术,众多零售企业立足自身的市场环境,聚焦自己的目标客群,客观判断,理性选择,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在适应消费新需求方面有了更好的表现与自信。百货业从业者有理由相信,经历了漫长的严冬,春天不会太远。

前些年,百货企业对百货店成为消费者的“试衣间”既表示不满,又感到恐慌。但现在,不少百货企业在当消费者“试衣间”的过程中发现了商机。不少实体零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组合式营销,让消费者在线上获取更多信息和交易,在线下得到更好的体验,让线上和线下的客源对流,从而增强了百货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增强消费者体验,以生活方式场景的“新零售”模式经营百货,让不少百货企业重新找回了消费者。2016年以来,天虹百货新开三家新店,通过场景布置、业态组合、结算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来提升顾客体验。店内采取主题场景布置,各楼层根据不同主题引进相应的主力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很好的效果。把体验式营销做足,许多百货企业都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上海美罗城在升级改造时把每一层都做了差异化的主题街区,打造差异化的业态,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成为百货业不景气时代异军突起的典范。

今天,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实体零售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喜欢、更需要的东西。这也促使百货企业传统“二房东”角色的改变。传统的百货企业缺乏商品资源和运营能力,为了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回归零售本质,增强商品经营能力,许多百货企业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现在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内部运营效率的竞争延伸到供应链效率的竞争。不少百货企业与供应商在供应链方面谋求深度合作,一方面,促使渠道扁平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反馈终端消费信息,帮助上游供应端企业形成有效新供给,提高商品的供给质量,从而增强百货企业的商品供应能力。

为了改变千店一面的局面,一些百货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方式,通过推进自采、自有品牌模式开发,大力推行买手制甚至自设买手等方式,增强商品、业态的差异性,通过差异化来吸引顾客。安德利百货、金鹰商贸、天虹百货、北京朝阳大悦城在这方面成为表率。有关资料显示,安德利百货商品自营比重占80%,供应商代理的品牌只占20%。在品牌引进方面,2017年北京朝阳大悦城将陆续引进10个北京首家品牌、22个北京东部商圈首家品牌。

百货企业以变应变,希望通过变化减少商品雷同化、减少价格战,消除千店一面的弊端,从而在新环境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危机中求得新的生机。尽管百货业整体复苏还需时日,但一些创新意识强的百货企业早已闻到了春的气息。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