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版 | ![]() |
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商会简介 | 展会信息 | 培训信息 | 商会动态 | 商会会员 | 商会会刊 | 外贸资讯 |
![]() |
|
||
上海自贸试验区勇涉改革深水区 | |
|
|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将具备三大特色:一是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建立同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以便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二是要查短板补弱项,旨在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三是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随着《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正式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进入3.0时代。上海自贸试验区被赋予了哪些新使命?又将如何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进入3.0时代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当对外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自贸区,对内查短补弱,更加系统性地全面深化改革。同时,还应当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敢闯敢试,破除障碍和藩篱。 向最高标准进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上海“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 距离习近平此次讲话一个月不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再次踏上了新的改革征程,承担起新的改革使命。《方案》要求,在新的改革试验中,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曾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会停止改革步伐,改革开放的力度会不断加大。在经过改革探路和扩区试验之后,上海自贸试验区瞄准国际最高标准的自贸区,再启新程。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正在形成不同批次、不同层次、不同定位,波浪式推进的新格局。《方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据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透露,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有三大特色:一是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建立同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以便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二是要查短板补弱项,旨在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三是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继续向深水区进发 “3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朱民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主要在六大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确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的市场准入方式;二是确立符合国际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口岸监管服务模式;三是确立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四是确立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透明高效的准入后全过程监管体系;五是联动创新一级政府管理体制,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政府职能转变新突破;六是加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试验区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超九成外资企业凭3份申报材料,在1个工作日通过备案方式即可成立企业。自挂牌至今年2月,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44018户,超过挂牌前20多年总和;货物进出境时间较全关区平均水平分别缩短78.5%和31.7%;物流成本平均降低约10%;区内企业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额累计达2.38万亿元,在上海市占比达42.2%。“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3年来的改革,其成果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时代的上海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改革本身,制度架构已经初步形成,需要在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同时,推动制度协同,推动制度改革真正落地;二是负面清单要继续梳理和缩短,尤其在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在经验复制推广上,要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差异。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入,3.0时代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将面临更多阻力和困难,要进一步建立制度,更好发挥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
|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