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更趋向于服务,产品和服务一起‘走出去’。”天津大禹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美园日前在第121届广交会上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天津大禹研发生产的滴水灌溉系统,具备杂质过滤、肥料和农药添加等功能,可实现水肥药一体灌溉。自主研发的滴灌带可精准调节水量、灌溉时长等。在产品功能和质量已经位于全球前列的背景下,服务则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阵地。杨美园对国际商报记者直言:“拼的是服务,服务也是我们的优势。”目前很多农民并未习惯使用新滴灌技术,因此,该公司为农民提供培训、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全流程服务。同时,该公司还要根据农民需求改进或定制产品。 在第121届广交会上,类似的企业明显增多。以前中国企业多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不断萎缩的需求使得不少客商减少了采购量,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反而在此时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大胆“走出去”,直接面对海外代理商,甚至是消费者。服务正成为外贸企业拉近市场距离、塑造品牌形象的绝佳路径。 福建亚南电机集团销售副总郭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不断创新产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以前公司主要出口发电机组,现在除了保持传统优势外,对于机组需求不大的市场则出售电,且电价比当地电网售价便宜;在服务模式上,着力在全球建立4S店,让服务更贴近当地市场,并定期为客户提供培训、检修等服务。 中国服务正在提升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同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提供的服务更贴心、更周到,而且不少服务属于免费范畴,让企业在软实力竞争中更具优势,这也是中企在海外工程招投标中能够频频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不过,也有参展企业代表反映,目前中国服务正处于探路和改善阶段,面临发展瓶颈:一是标准缺乏,企业大多自主提供服务,可满足小规模服务,但难以满足大批量服务需求;二是距离海外市场较远,人员派遣、签证、产品返厂等存在痛点;三是当地建立服务点需投入较多资金,寻求代理商合作需时间磨合。 |